2019年的微信小程序像雨后春笋一般,这不PC浏览器也要做小程序了:
360也要推出推出小程序了。
目前,360移动开放平台的官方网站上已经上线了「360小程序开放公测」的通知。而在开发文档中,360这样描述即将公测的小程序:
360小程序是运行在PC端360安全浏览器内的一种轻型应用。不同于网页和客户端应用,360小程序既有丰富的客户端独有的能力,又不需要安装,支持即开即用。更轻更快的同时还能提供出色的使用体验。
在这里做个预告,知晓程序将受邀出席7月5日360小程序的公测发布会,到时会有全面的关于这个新平台的资讯、解读和相关负责人的专访,欢迎到时关注。
在PC浏览器上推出小程序,听起来是个有些怪异的事情。不过,如果把「小程序」替换为「免安装应用」,那早在微信、支付宝、360之前,就有很多平台做过这样的探索。
免安装应用的本质,是以更轻量化的方式,提供和客户端、app接近或相同的体验,不管是对开发者还是消费者来说,都是非常好的事情。
但是,受限于当时的带宽、计算性能、终端设备等的发展阶段,免安装应用的发展也一波三折。归根结底,免安装应用要依托于背后的平台,而每个不同的阶段,平台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。
争做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「系统应用」
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前,软件行业是没有「服务」这个概念的。和其他非科技产品一样,软件也是「一锤子买卖」,开发人员制作软件,销售人员卖出去,生意就做成了。
在这个时期,直接调用计算机的CPU、GPU的计算资源的操作系统本身就是唯一的平台,微软是这个时期最大的平台型公司,开发者依托平台出售软件。
杀毒软件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。360创始人周鸿祎曾经在书里讽刺过杀毒软件的售卖方式:每年第四季度,杀毒软件厂商包下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,邀请经销商和媒体,通过制作精良、文辞浮夸的PPT介绍即将推出的新杀毒软件。随后,厂商会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公众为杀毒软件买单。
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。比如360恰恰是这种模式的终结者之一,「野蛮人」周鸿祎用免费彻底击溃了传统杀毒软件市场。今天,360安全卫士在中国有超过95%的渗透率,360浏览器、360搜索也以安全卫士为基础发展起来,和门户网站、搜索引擎一样,360成了中国互联网用户接触互联网的一个大「入口」。
也就是说,在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,多了类似「系统软件」的一层。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绝大多数场景是为了使用互联网,使用互联网就必须经过这一层。
2010年的「3Q大战」是360进一步争夺在用户计算机上的底层权限的突出表现,它试图将用户量更大、使用频次更高的应用也置于自己的「系统软件层」之上。尽管它失败了,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360是BAT之外被讨论最多、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。
但这一时期,不管是门户网站、搜索引擎,还是像360这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平台,它们都没能建立起开发者生态,强工具的属性让它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占据市场,而无需和其他人分享利益。
当Facebook、腾讯成为个人信息的「托管所」
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。
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,简单的浏览、搜索已经不够了,社交网络就是把用户的日常行为和关系网络搬到线上,它大幅增加了人们待在线上的时间,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。
Facebook是社交网络的代名词,它也成了新的平台。而且,和过去的入口不同,Facebook的黏性更高,用户的个人信息、爱好、政治观点、关系网络,都被投射到这个新平台上,Facebook成了用户信息的「托管所」。
一个平台能形成生态的条件有两个:1)它有足够多的用户;2)它能够吸引开发者。两个条件相辅相成。Facebook无疑有成为生态的潜力,它也确实是这样做的。
2007年,在第一届F8大会(Facebook开发者大会)上,马克•扎克伯格描绘了将Facebook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的宏大计划,也就是说,全世界的每一个开发者嗯,都可以在FacebookPlatform的基础框架下,为这个巨大的社交图谱开发多元化的应用。
曾有开发者激动地说,「Facebook的开放平台政策是继PC、Windows、Web之后的最伟大的发明。」
为什么这么说?我们可以把时间往后拨一点。2011年,也就是「3Q大战」之后的那年,腾讯正式开启了全面开放的序幕,第一个动作,是正式推出「连接QQ空间」的服务,允许第三方在其网站上实现QQ的一站式登录,这和Facebook的开放平台政策如出一辙。
尽管主要产品不同,但Facebook和QQ实现了同样的结果:它们有海量的用户,同时把用户的行为和社交关系搬到了平台上。
对于开发者来说,以更低的成本去接触最广泛的用户,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直接连接用户量最大的社交网络,而不是自行建立一套账户体系,并基于Web端开发应用是一件投入产出比颇高的事情。
这个时期,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Web应用进一步发展,例如,HTML语言的进步,用于解决身份验证、开发授权的OpenID、OAuth等协议的成熟,都在推动Web生态的成熟。
2010年前后,社交网络上出现了非常多基于网页的杀手级应用,比如风靡人人网的「偷菜」。最早在Facebook推出这类游戏的公司Zynga就是凭借在平台上的优异表现成功上市。
有个小插曲,在Facebook开放平台告诉发展的过程中,平台自身一些和最初的开放原则不符的举动也惹恼了不少开发者,例如抄袭开发者应用,封杀有竞争关系的对手等。
但总体上,在PC互联网时代,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开放平台战略是成功的。这样的成功也有副作用,它直接导致了Facebook在移动互联网初期错失发展先机。
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,Facebook在移动平台上推出了基于HTML5的FacebookHome,它是一个Android的Launcher。Facebook希望通过取代手机原有UI来改变用户使用Facebook的路径,让用户更依赖Facebook、黏度更高。
理论上,开发者也可以像在Web上一样,用同样简单的前端语言完成复杂的应用,并直接在移动端运行。
但这一次Facebook的计划没有成功。在那个时期,HTML语言的成熟度、硬件性能都远远无法支撑Web应用能获得和原生app接近或相同的体验。
iPhone推出一年后的2008年,AppStore正式推出,它也拉开了app的十年黄金期的帷幕,相比之下,基于前端语言的免安装应用似乎被慢慢遗忘了。
超级app成为新的平台
但app存在的问题也在近年越来越显现出来,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:开发app依然门槛颇高,同时很多人不原意再下载新应用了。
为了挽救这样的颓势,Google和苹果都进行过努力。例如,Google推出了无需下载安装的InstantApp;苹果在今年推出了让应用开发更简单的SwiftUI。
但在本质上,它们都是在为app服务。例如,InstantApp在Google应用商店中被定义为独立app的「试玩版」,你可以在下载应用前,无需安装就能预先体验部分功能。
由微信定义的小程序则是另外一条路子。本质上,它和Facebook的开放平台没有区别,都是开放平台用户资料的一部分,同时提供基于前端语言的WXML(微信标记语言,相比之下Facebook是FBML),使得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。
和Facebook推出开放平台的时间不同的是,当前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足够强劲,4G和家庭光纤宽带的普及让用户所在的网络环境大大改善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相比app,开发者在很短时间内开发出的小程序,也能够拥有类似的体验。
其实在小程序推出前,微信在服务号中已经提供了很多方便开发者的能力。HTML5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安在《小程序技术演进史》一文中表示,「作为国内事实上最大的手机浏览器,微信为它的浏览器内核扩充了大量JavaScriptAPI,让开发者可以用JS调用微信支付、扫码等众多HTML5做不到的功能。」
这个能力对应的是微信钱包九宫格里的打车、理财、购物等功能,它们是一些功能更强大的HTML5应用,但仍然会有加载慢、性能低等缺点。
为了让Web应用的体验更接近原生app,微信推出了基于JavaScript的类似Hybrid应用(介于web-app、native-app这两者之间的混合模式移动应用)的小程序。和HTML5应用不同,小程序不是运行在内置浏览器上的单个网页,而是和app无限接近的多WebView模式,原生接管转场动画、下拉刷新、Tab分页,预载WebView……这些优化技术的迭代,也让体验更加完善。
当然,免安装应用并不是微信首创。早在2013年,百度就推出了无需下载、即点即用的轻应用;另外,手机厂商也曾联合HTML5联盟推动类似轻应用的免安装应用;甚至早在2011年,FireFox浏览器就推出了支持HTML5应用的FirefoxOS,所有应用都基于网络,希望用户一引导就能够连接上互联网。
这些当时理念超前的尝试最终都没能形成一个大的生态。简单回顾一下不同时期平台生态的变迁,我们会发现,不管是普通消费者,还是开发者和服务提供者,永远都对开发简单、下载便捷甚至无需下载、性能强劲的应用充满渴望。
但是,一个平台能够最终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,取决于它是否有足够庞大的用户规模,并在此基础上吸引开发者涌入。另外,每一个平台都试图成为用户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层之间的中间层,但这通常意味着计算资源的大幅损耗,所以,超前的理念通常也受制于计算设备性能的发展阶段。
微信小程序的推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它的阶段性成功是多放因素共作用的结果。如果往后看,移动互联网很可能会和PC生态一样,除非是像Photoshop、FinalCutPro一样的专业工具,普通消费者会越来越少地去下载「客户端」、app,绝大多数需求会以更轻量化的方式得到满足。所以,在微信之外,手机厂商、支付宝、今日头条、抖音,甚至360都紧随其后。每一个超级app,都想成为小程序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