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完诗,配完音,人工智能开始画画了。
最初的新奇早已不在,这一次,AI绘画直接进入了讨论环节。
争议是从夏天开始的。8月31日,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,凭借美术作品《空间歌剧院》斩获一等奖。
有意思的是,该作品《空间歌剧院》是Jason Allen使用AI绘图软件MidJourney在近千次的尝试后生成的,由于AI的参与,Jason Allen陷入了争议。
同样是在8月,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的一位记者同样因为利用MidJourney制作文章插画而陷入争议,一场全球范围内的AI创作大讨论不间断地在公共空间进行着。
AI来的那一夜
人工智能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冲击往往基于机械独有的高效率。
一番调查后,不难发现AI绘画的流程——通过筛选关键词,在给AI足够清晰的关键词后,约30秒即可获得AI创作的图片6张,对于高度依赖创意的美术工作来说,这种效率是人类不可能实现的。
另一种让人类震撼的效率则来源于机器学习的成果之快。
无论国内外,AI绘画平台的兴起还不足一年。年初,AI绘图软件Disco Diffuion开始在AI创作领域崭露头角,彼时的AI绘画,无论是质量还不足以让人形成大规模讨论。
随后,DALL·E 2与MidJourney相继开始测试,AI作画逐渐能生成准确美观的人物形象。直到7月,Stable Diffusion的问世,相比前辈们,Stable Diffusion已经成功的解决了细节及效率问题,通过算法迭代将AI绘图的精细度提升到了艺术品级别。
而技术进步离不开资本的推动。
国外,主流的创作平台是Midjourney、Disco Diffusion、DALL·E等,Meta、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在该领域均有布局。
国内则更迟一步,7月以来,文心一格、盗梦师、6pen、TIAMAT等国内AI绘画平台涌现。
看看下面这幅由西安美科网站建设用人工智能画的画:
人工智能越来越厉害了,以后在西安做网站就不用程序员了,人工智能就帮你做了^_^!快来吧!